我们的历史
从一杯咖啡开始…

自1760年劳氏船级社成立以来,世界已历经诸多变迁,且仍在持续变化。而劳氏的历史如您所见,始终是一部为满足航运业不断变化的需求而持续演变的历程。
从船级社为起点,我们已突破传统认证职能,发展成为海事行业安全、高效运营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战略顾问。
全球第一家船级社
1760年,商人与保险商在伦敦朗伯德街的爱德华·劳埃德咖啡馆集会,成立了"船舶登记协会"。彼时帆船是最主要的运输工具。
1764年起,协会通过《年度船舶登记簿》的订阅收入资助验船师,对船舶状况进行登记、评级与分类。
这标志着船级社制度的真正开端,该协会由此成为全球首家船级社。
彼时至今,船级制度始终以质量管控与标准维护为核心。
自1768年起,协会采用"A1"标识最高等级船舶,由此诞生了"一流"品质的说法。

1834年,协会通过合并组建"英国及海外航运劳氏船级社(Lloyd’s Register of British and Foreign Shipping)",化解了与竞争对手的注册纠纷。
随着蒸汽动力取代帆船、木材逐渐被钢铁替代,建造出规模空前的船舶。劳氏凭借实践经验制定规范,为现役船舶与在建船舶应对这些技术革新提供了解决方案。
国际认可
新成立组织迅速赢得国际认可,但其总委员会坚持优先完善英国外港网络,暂缓海外验船师派遣。经魁北克商会多次请求,1852年托马斯·孟席斯被派驻魁北克及圣劳伦斯河区域。他与助手查尔斯·科克通过技术指导提升当地造船标准,并于1853年首创在登记簿和船级证书使用马耳他十字标识特别检验船舶。
19世纪60年代起,在欧洲大陆相继设立安特卫普(1866)和鹿特丹(1868)等站点。安特卫普验船师路易斯·梅耶于1869年成为首位负责全比利时的专员。随后在上海、加尔各答、香港及澳洲多地建立分支机构。
至1880年代初,全球近半数船舶入级劳氏。
1914年更名为"劳氏船级社"
1916年起设立多国别及地区委员会以深化本土化服务。
业务范围拓展
材料检验是船级认证的核心环节。19世纪初,验船师已扩展至陆上作业,涵盖锚链测试及钢材检测。随着船舶技术复杂化,1911年业务延伸至非海事领域,首个项目是伦敦港务局的冷藏库检测。
凭借英国制造业基础,劳氏为外国政府及海外机构提供英国产运物资的质量认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劳氏船级社为法国的炮弹钢、美国的铜管和其他航运产品提供了质量检验。
至1934年,冷库检测量达1000万立方英尺,覆盖安特卫普、巴塞尔、刚果及新加坡等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劳氏依托海外布局保持全球领先地位。除航运业外,长期合作的客户也开始在新的领域选择劳氏,其中最著名的是石油业。1945年后成立非海事独立部门推动业务增长。
技术创新
二战加速航运业变革,劳氏助力多项创新验证。战后逐步恢复海外业务,
1950年代中期造船重心东移,日本率先发展流水线造船,中韩紧随其后。
1956年非海事业务显著增长,为英国CalderHall等原子能电站提供技术咨询与检测服务(该电站于当年成为全球首个工业级核电站)。
1960年代航运繁荣期,劳氏推动集装箱革命应对船舶大型化趋势。
19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行业萧条,但依托能源产业及北海油气开发等海上工程业务实现平稳过渡。
多元化战略
直至1990年,海运吨位增长缓慢,近海油气行业也因油价暴跌而陷入低迷。尽管如此,劳氏巩固了在亚洲的地位,拓展了全球近海业务,并稳固了作为客船和液化天然气(LNG)船领先检验机构的地位。
1985年成立的业务保障与检查服务部门(LRQA)取得了显著成功。
90年代初,劳氏开始探索咨询型铁路业务,并于1996年成立Lloyd's Register Rail。真正增长始于十年后,当时各国政府纷纷投入巨资建设重大铁路项目。2015年,LR将铁路业务出售给Ricardo plc,认为后者更能专注打造全球顶尖铁路业务。
2012年7月2日,劳氏船级社将其法律实体形式从产业与储蓄互助协会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劳氏集团(Lloyd'sRegister Group Limited)。该公司股份现由注册慈善机构劳氏基金会(Lloyd'sRegister Foundation,简称LR基金会)全资持有。
面向未来
在气候变化与科技重塑全球格局的当下,劳氏船级社(Lloyd'sRegister,LR)持续转型升级,致力于为航运业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助力实现脱碳化与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
关键举措:
- 脱碳先锋:2020年与劳氏基金会联合成立海事脱碳中心,组建国际智库推动航运业安全、可持续且经济可行的减排方案。主导发起"卡斯托倡议"全球零排放联盟,并创建"丝绸之路联盟",制定新加坡及亚洲区域集装箱船燃料转型路线图。
- 数字赋能:2017年投资海事软件商Hanseaticsoft布局智能船队管理;2022年收购航行合规解决方案商OneOcean,2023年注资船员工时管理软件ISF Watchkeeper,最终整合推出"劳氏数字海洋平台",构建完整数字化服务生态。
- 业务重构:2020年将能源板块独立为Vysus工程咨询集团;2021年在高盛资本支持下分拆成立劳盛质量认证(LRQA),打造数字赋能的新型认证服务商。
永续演进
劳氏船级社(LR)始终以创新精神应对时代挑战,这一理念深刻烙印在品牌标识的百年b演变中。自179年首版描绘海妖与女神的"Ladybadges"(女神徽章)装饰《船舶录》封面起,历代女性形象标识即成为航运业技术演进与文化变迁的时代注脚。
标识革新
- 2021年启用新标识体系:承袭1884年沿用至今的"LR钢印"认证传统,以更具力量感的线条重塑品牌符号。
- 海绿色主色调彰显对可持续海洋经济的承诺,字母LR的镂空设计象征行业洞察力与客户连接的透明度。

基金会标识
劳氏基金会标识在LR基座上嵌入"Foundation"字样,采用醒目的基金会紫红色凸显慈善属性,与LR主体形成战略协同。
品牌内核
"我们的标识不仅承载着两个多世纪的海事传统,更代表着作为独立权威机构对技术卓越、公益贡献的坚守。"通过专业技术赋能,LR持续助力客户应对法规、经济与社会三重压力,实现可持续及数字化转型。正如劳氏基金会所言:"唯有通过全行业协同创新,方能驾驭技术变革浪潮,整合尖端研发资源。"
价值承诺
在构建安全、可持续的海洋经济生态过程中,创新协同始终是LR的核心驱动力。品牌标识的每一次进化,都是对这一使命的郑重宣言。